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科技评论

强生拟收购手术机器人Auris抢占AI医疗赛道!

2019-01-25 11:16 来源: 站长资源平台 编辑: 等等 浏览(945)人   

  强生拟收购手术机器人Auris抢占AI医疗赛道!强生想要扮演一个复仇者的角色,借助AI医疗弯道超车,把四年前,被美敦力抢走的“器械一哥”称号夺回来。


强生拟收购手术机器人Auris抢占AI医疗赛道!


  百年强生又有新动作了。

  彭博报道,消息人士透露,全球最大医疗保健品公司强生公司,正在寻求收购Auris Health公司(Auris),以获得其尖端的手术机器人技术。

  消息称,Auris最新一轮融资估值大约为20亿美元,强生或以更高的价格将其收购。

  生而逢时的Auris

  Auris成立于2007年,致力于研发手术机器人技术,其技术包括可用于疾病检测和微创外科手术的手持式内窥镜。

  Auris旗下明星产品,Monarch平台包括微型仪器,内窥镜,传感系统和数据处理器,该平台的操作类似于游戏控制器。其柔性管道可被引导至患者的肺部,以帮助医生更精准地识别肿瘤,并为肺癌早期患者提供治疗。

  生而逢时,随着“AI医疗”风口的到来,近年来,Auris一直受到资本青睐。资料显示,Auris已获得超过7亿美元的融资,其中包括去年11月宣布的,由Partner Fund Management牵头的一轮2.2亿美元股本融资。Lux Capital、Viking Global Investors,以及亿万富豪Peter Thiel麾下的Mithril Capital Management也在投资者之列。

  随着医疗器械企业寻求创新产品,以促进其业绩增长,医疗器械行业的并购交易也跟着升温。

  2018年9月,全球医疗技术领导者美敦力宣布以16.4亿美元收购以色列骨科机器人公司Mazor Robotics。Mazor Robotics是全球领先的脊柱外科机器人引导系统制造商。此次收购,美敦力意在巩固其脊柱外科技术全球领导者的地位。

  2017年飞利浦也是上演了一出医疗器械收购大戏。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接连宣布收购三家企业:6月28日宣布19亿欧元收购微创手术医疗设备制造商Spectranetics、紧接着第二天,又收购心血管介入企业Cardio Prolific、7月18日,飞利浦一鼓作气,收购德国影像系统公司TomTec。

  世界各地的医疗器械公司,都在竞相获得使手术更安全,创伤更小的手术器械。而并购成熟产品成为实现这一目的的捷径。

  强生的野心——4.0手术

  在目前的机器人医疗市场上,绝大部分被Intuitive Surgical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占领。

  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是一种高级机器人平台,其设计的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FDA已经批准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用于成人和儿童的普通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头颈外科以及心脏手术。

  达芬奇机器人由三部分组成:外科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成像系统。手术器械尖端与外科医生的双手同步运动。

  当然即便拥有这项技术,手术还是需要人工控制,也就是说手术过程的好坏依然取决于医生手术的水平。并且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价值超过200万美元,每年维修费用高达17万美元。同理,手术费用也将极其昂贵,所以其他医疗机器人公司正在努力研究一种成本低的手术机器人。

  营收方面,得益于达芬奇机器人的高昂售价以及渗透率的不断提升,Intuitive Surgical公司的营业收入都保持了高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45%,至2017年,Intuitive Surgical公司实现营收31亿美元,同比增张15%。

  净利润方面,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医疗外科手术界的稀缺性也使得公司能获得超高的毛利率和净利率,自2005年后,Intuitive Surgical公司的毛利率可以长年维持在70%左右,净利率一直高于20%,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

  达芬奇可以说创造了一个神华,但强生无畏,一心想要超越它。

  强生公司全球医疗设备总裁Gary Pruden表示,在目前市场上的手术机器人在技术上并不是机器人。现有市场上的机器人只是医生手和眼睛的延长,并不能自己思考,为医生提供一些有用的数据。

  如果人们认为开放手术是1.0手术,微创手术和腹腔镜手术为手术2.0,机器人手术为3.0,强生认为下一个时代是4.0手术。强生称它为“数字手术”。强生试图开发一个平台,将现场成像和可视化与仪器集成在一个系统中,并使用算法来帮助医生决策。

  怀揣改变医疗界的梦想,强生在2015年底踏入AI医疗领域,谷歌的医疗部门Verily和强生医疗设备公司Ethicon宣布成立一个名为VerbSurgical的初创公司,该公司的目标是创造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操作系统,以及更加聪明的辅助手术机器人。

  自此之后,强生开启了一轮医疗器械公司的 “大扫货”,以便为自己在AI医疗领域的“称霸”储备弹药。

  2017年4月,强生旗下的神经外科与神经血管业务部门Codman Neuro宣布,将收购爱尔兰医疗器械公司Neuravi以及其神经与血管治疗技术的产品组合。

  2017年7月,强生旗下DePuy Synthes公司宣布收购脊柱外科手术公司Sentio,正式进军微创脊柱外科这个骨科产品新领域。

  2018年2月,强生宣布收购Orthotaxy公司,用以开发骨科下一代机器人辅助手术平台。Orthotaxy是一家私人控股的外科手术软件技术开发商,可提供差异化的机器人辅助手术解决方案。

  2018年9月,强生医疗宣布收购德国3D打印脊柱植入物制造商Emerging Implant Technologies,意在扩大骨科应用。两起收购均未透露收购金额,目测价格不菲。

  转眼到了2019年,强生并没有停止进军AI医疗领域的脚步。

  此次强生的潜在收购标的Auris,和强生早在去年5月便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两家企业联合开发机器人控制装置、导航系统和通过支气管镜进行微波消融的集成系统。

  强生公司全球医疗设备总裁Gary Pruden曾表示,强生的业务重点将是推动复杂的外科肿瘤手术技术,以达到微创的治疗方法,并帮助改进在诸如胸肺叶切除术和胃切除术等有挑战性的手术结果。

  一系列动作背后,是强生正在加速让AI在医疗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刻不容缓的业务转型

  逆水行舟,唯有不断换血才能稳住江湖地位。

  事实上,强生在AI领域如此高歌猛进,或许是走到了不得不优化业务组合的地步。

  依据强生2017财年财报,强生医疗器械板块265.92亿美元的总营收中:外科手术业务占比36%;骨科业务占比35%;视力保健业务占比15%;心血管业务占比8%;糖尿病护理业务占比6%;诊断业务占比0%,营收仅剩100万美元。

  可以明显看出,其心血管业务,糖尿病护理业务以及诊断业务的 “鸡肋”处境。

  2018年的夏天,强生实施了两项业务的出售,涉及资金高达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7亿元。强生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让自己轻松上阵强占先机。

  2018年6月,强生收到Fortive Corporation收购强生子公司Ethicon(爱惜康)旗下高级灭菌产品事业部(ASP)的约束性要约,交易金额约为28亿美元。

  仅一周之后,强生公司确定接受私募股权公司Platinum equity的收购要约,将旗下血糖监测公司LifeScan以21亿美元(约135亿元人民币)出售。

  到目前为止,强生剥离了诊断业务、心血管支架业务、糖尿病业务和灭菌消毒业务后,其的器械业务板块聚焦在骨科、外科、眼科。

  在近期公布的2018年财报中,强生医疗器械板块实现营收269.94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视力保健业务收入45.53亿美元(同比增长12.1%)、骨科业务收入88.85亿美元(同比增长1.9%)、外科手术业务收入99.01亿美元(同比增长3.6%)。

  强生医疗器械板块营收细分情况

  如今AI浪潮下,医疗机器人行业热情重新被点燃。强生想要扮演一个复仇者的角色,借助AI医疗弯道超车,把四年前,被美敦力抢走的“器械一哥”称号夺回来。


    2898站长资源平台网站资讯:http://www.2898.com/news/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