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互联网络

疫情下的智慧社区何去何从?

2020-03-27 17:33 来源: 站长资源平台 编辑: 佚名 浏览(690)人   

文| Lucía

复工返京时,你是否同样在小区大门口被社区管理员拦住要求登记信息?

下班回家时,社区职工是否仍在门口等着给你测体温和要求出示出入证卡片?

每次进入电梯时,你是否都在琢磨这次可以用什么工具来按电梯按钮?

... ...

疫情下凸显“智慧”社区不智慧

尽管一些社区已经安装有智能门禁、摄像机、智能照明、智能水电表以及智能家居助手,但是这场疫情给智慧社区浇了卸妆水,让我们看到的仍是17年前非典时期的人工管理模式。这种人工管理模式的人工成本高、管理难度大,居民生活不便利,感染风险也会增加。

发展至今的智慧社区还只是停留在智能点铺设的阶段。通过门禁获取进出记录、通过摄像头获取居民路径记录、通过家居助手打开窗帘,做到了单点数据的线上化。然而,单点数据的线上化和执行只能局限在“此时”“此地”,没有和其他点连接起来形成以居民为核心的事件线,也就不能去挖掘数据联通、分析背后的价值。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社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智慧社区因何不智慧?

智慧社区不智慧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参与方多且复杂,协同性低;二是信息孤岛的存在。

首先来看看智慧社区建设链条上的参与者——政府、地产商和物业公司、科技企业和居民。

疫情下的智慧社区何去何从?

智慧社区建设的参与者

    政府是主导者,掌握着政策、规划和资金;

    居民是社区生活的主体、政府的服务对象,也是数据的提供方。

    科技企业是智慧社区的建设者。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头部解决方案商,如三大电信运营商和阿里、华为等,它们不仅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还获得来自政府或地产公司的标的,然后层层分包下去;另一类是细分赛道的科技公司,它们具备计算机视觉、语音语义识别、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和区块链等中的一项或多项底层技术,提供应用软件开发和硬件设备生产,如三角兽科技、本影网络科技、云知声和阿尔法智联等。他们可以是头部企业的供应商,也可以服务地产商和物业公司,甚至直接获得政府订单。

    地产商和物业公司是智慧社区的践行者。一般来说,作为政府的乙方和科技企业的甲方,来连接决策者和建设者。

    由此看来,智慧社区的参与者众多,层层分包的利益关系复杂,招标过程中错过好的技术供应商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更重要的是,多方的能力、标准和规范的协同性不高,这些导致了智慧社区建设常常“雷声大雨点小”。

    数据孤岛是智慧社区推行的另一大阻碍。

    从管理层级来看,纵向上覆盖省、市、区县、街镇、社区、物业、居民,横向上整合政法、城管、社保、公安等部门,推行智慧社区是一项要求数据网格化、且网格化下沉的系统工程。

    据悉,在疫情期间,一线医护人员每天需花很长时间来填写各种监管部门的报表,以个体为单位的数据网格化未能实现,就需要人工式的重复采集和上报数据。

    这就是数据孤岛的问题。由于“先地方试点再全国推广”的中国政府创新模式,不同省市的部门设置和职责分工也不统一,还有各层级、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系统也存在不统一,这些导致了管理层级间的数据孤岛。

    此外,智慧社区中的不同参与方之间也存在着数据孤岛。居民是数据提供者,根据社科院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9)》,民众对个人隐私和信息的安全观念逐渐增强,参与调查的民众中超九成对个人信息安全表示担忧。而对于企业,保护数据安全日渐成为企业构建护城河的一部分,更增添了联通数据孤岛的难度。

    疫情期间,为了掌握人员流动路径和病例空间分布,三大电信运营商的信令数据、以及微信、支付宝之类互联网商的大数据的共享起到了关键作用,为大范围数据打通和高效利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而这需要从政府层面从上往下地推进。要能联通各个层级和各参与方间的数据孤岛、同时又保证数据安全,需要从政府层面,联合行业玩家,共同制定数据共享标准和行业规范。

    智慧社区如何更上一层楼?

    两三年前,地产行业已经有布局科技地产的苗头,如今,疫情时机和“新基建”风口将加速智慧社区建设的产业链融合和重组。而且,这个趋势不会因为疫情过去而冷却。

    一方面,因为疫情期间,居民的生活和消费范围局限在社区内,社区需要承担的需求变宽,如社区超市、社区医疗和无接触物流等。另一方面,非常时期对社区服务的依赖也更多,加速了科技在物管和地产服务中的应用渗透,平常认为可有可无的自动化、智能化服务现在成了社区服务的标配。换句话说,疫情使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消费习惯和认知观念发生了变化。

    产业链上的地产商/物业公司和科技企业正发生融合,两者的融合既是产业变革的需要,也是因为它们之间具有强协同作用。科技为地产/物业的升级转型赋能,而地产/物业可以为科技企业的研发和落地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从这些应用场景延伸出来的居民细分需求使科技企业有的放矢。

    Kr8最近了解的实地集团技术工程院就是一个融合地产和科技的案例。

    实地集团技术工程院在2019年年初成立,集团在资金投入和政策上都给予支持。短短一年时间内,技术工程院已经发展为100多人的团队,吸纳了来自微软、谷歌、阿里、美团、旷视等在计算机视觉算法、云计算、自动驾驶等领域的高精人才。

    2019年下半年,该技术工程院上线智慧人居生态系统SLS (Smart Life System)1.0版本,这是一个开放生态的AIoT智能云平台,联通“家”、“社区”、“社区配套”三个圈层,打破社区场景中的数据孤岛。

    目前技术工程院在做的事情就是,把实地集团在前期投资的科技子公司针对社区特定问题研发的应用所获取的数据对接到SLS系统平台上,这些应用包括配送、教育、医疗等方面,由此实现跨场景的数据打通和沉淀。这些科技子公司包括小狗机器人、逗号科技、织点智能、家有健康、哈奇智能和37度等,实地技术工程院和这些科技公司分别独立运营,但是共同开发产品和服务。

    “这种方式能解决很多问题,像过去很多智慧社区做的不好,并非是技术上无法打通设备孤井、数据孤井,而是在于合作方式上无法打通物业、商业、社区和业主之间的信息孤井、体验孤井”,实地技术工程院院长许振斌说道,实地集团和其科技子公司在设计产品之初就是合作的关系,将各种数据在SLS平台上打通以支持更好的服务联动,因此在技术工程院没有“四大孤井”的问题困扰。

    疫情下的智慧社区何去何从?

    线下行为数字化和数据融合,图片来源:实地技术工程院

    在技术层面上,为了实现跨场景的数据打通、同时又确保各方的数据安全,实地技术工程院把社区第三方服务商终端的数据进行边缘计算来实现数据脱敏,能将多元异构数据通过图数据库陈述来构建知识图谱,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来做到原始数据不留存不传输、算法流动、数据从哪来就服务给谁。此外,实地还利用区块链技术来保护数据安全,还可以溯源和防篡改,这是实地在地产科技上的核心壁垒之一。

    疫情下的智慧社区何去何从?

    多元异构数据融合,图片来源:实地技术工程院

    目前,实地技术工程院有多个技术方案成果在实地的社区落地使用,比如,疫情期间在广州常春藤小区,能看到智能物流机器人hachi delight,可以智能规划路线、自动避障、乘坐电梯将货物送到业主手中;一些社区中还有自建的医疗配套服务“家有健康”,可以为业主进行远程问诊。

    疫情下的智慧社区何去何从?

    智能物流机器人hachi delight送货中

    疫情下的智慧社区何去何从?

    医疗配套服务“家有健康”

    前面提到,面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变宽,地产商将会延伸边界到零售、医疗、教育等领域,这也利于打通居民、社区和社区配套间的数据。另一种模式是地产科技为周边商户提供运营服务来联通多方数据。关于这两种模式,实地集团技术工程院战略总监杨慧认为,短期来看这两种打法会同时存在,而长期来看,前者是地产企业获取存量市场的重要战略,但这种重模式要求掌握多个专业的运营能力和具备供应链等资源,存在很大的挑战。

    总而言之,智慧社区的真正实现是上下联动、横向联通的庞大工程,疫情虽然暴露了眼下智慧社区的不完善,但也让我们看到问题真正的痛点在哪里。Kr8相信,疫情结束后,智慧社区建设和大数据应用会出现质的飞跃,政府、地产商、物业公司和科技企业们都将投身其中。

    看不够

    “36氪创新咨询”微信公众号在等你。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微信搜索“36氪创新咨询”(ID: Kr8-36Kr-Innovation),创新不落人后。

    疫情下的智慧社区何去何从?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