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建站> 网站运营

网站运营调查用户需求有哪些可用方法

2016-05-27 14:11 来源: 站长资源平台 编辑: 佚名 浏览(701)人   

  1.大量的与用户沟通


  在调研前并不确定哪几类用户是我们的目标受众,所以先主观列出几个分类和名单,大量与用户面对面沟通,快速积累到一定的量级。

     

网站运营调查用户需求有哪些可用方法

  这时理应对用户群体有了一定了解,再回头来检查之前列出的分类和名单是否合适,再调整的更合理一些,然后继续沟通,直到自己认为想清楚为止。虽然这是笨办法,是体力活,但一定最有效、最牢靠。


  之前在做K12产品时,起初完全不了解这些中小学生用户,于是就拼命的和他们见面交流。希望了解中小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方式、兴趣爱好、手机持有情况等,把用户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类,再以相应的方式做调研:


  小学生:进校与学生进行群体交流,以及对家长和老师的1对1访谈


  初中生,进校与学生进行群体交流,以及对学生、家长和老师的1对1访谈


  高中生,校外1对1访谈和问卷调研,以及对家长的1对1访谈


  在访谈量级较小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因为个体之间的差别很大,并不能总结出规律。一旦积累到一定量级后,我们首先能做到对中小学生和家长这个群体有足够的了解;其次也能认知到不同群体的差异,可以有针对性的做运营规划。


  虽然也不能用一两句话总结规律,但对这个群体的理解肯定更深了。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我们对自己的父母最了解,但我们很难用一句话去描述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善良、开朗、勤劳这样的词汇实在太苍白。


  2.去做用户会做的每一件事


  用户会围绕你的产品做很多事,为了体验用户的感受、融入用户群体,运营人员也应该去做这些事,甚至在多个场景、长期大量去做,这样才能真正体会用户的感受。


  以简书为例,贡献用户是写作爱好者。想要了解这部分人的需求,就要自己多发几篇文章试试。别小看这件事,分这几个阶段,以及相应感受如下:


  定主题。感受策划过程中的纠结和痛苦


  写和发。写作时的感受和产品体验


  等反馈。比如回复/赞/转发/评论/打赏


  篇幅所限,重点说最后一点「等反馈」。之前两步做的所有工作,付出的时间和艰辛所积攒的情绪,都要通过这个环节释放。所以,收到很多赞赏和好评是什么感觉,收到很多谩骂和无人关注是什么感觉,如果你不写文章,是很难体会这种感觉的。


  这就是有人在互联网上贡献内容,但没有任何经济收益的原因。只有参与到这个群体中,真正的做起来,才真能感受到这种精神上成就感和满足感,真的不是什么都需要钱来搞定的。


  我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由于每周要发布一篇文章,所以需要花费很多私人时间。但是每当我收到大家的打赏和回复时,每当有人告诉我他的受益时,这件事再辛苦我也愿意做。但如果以经济指标去衡量ROI,这件事肯定就没有做的价值了。


  再以电影爱好者群体为例。最初,我以为电影爱好者的心思很容易摸透,几乎每个人都爱看电影。但事后发现并不是这样,我不知道一个电影发烧友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也想不到他们会围绕电影做哪些事,他们喜欢什么唾弃什么。


  我用了一个最笨的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提升观影量,让自己的视角与铁杆粉看齐,或许这样我就能理解他们对电影的感受了。我把这件事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做了一年的时间,确实感觉收获很大。


  3.研究行业


  虽然我们是互联网从业者,但目前基本上都专注在某个垂直行业,比如医疗、教育、娱乐等。


  除了感受用户,还应去研究用户所在的行业。行业是用户和产品所处的大环境,用户和行业就是鱼和水的关系,去研究水,是为了更好的感受鱼。


  不是让运营做行业调研,这个问题太大,单独写一篇文章都不为过。在用户需求调研这个话题里,只需要做到关注行业热点和趋势,并参与业内交流就够了。


  获取信息和业内交流的方式,这里不细说。这点主要依赖在日常生活中的积累,以及自我驱动和学习的能力。只要长期坚持下去,就会有「从外行到内行」的变化。


  4.关注竞品


  需求调研的难点是,让用户在构建的场景下给出反馈信息,但实际上用户感受不到这个场景。比如,我们抓住一个人问,如果你站在100楼的楼顶往下看,害怕吗?可是他并没有站在那么高的地方,这就是构建的场景。


  所以,竞品就相当于这真实存在的100层楼,用户也已经站在了楼顶,想知道用户怕不怕,结果你都看得到。也就是说,把竞品看成小白鼠、出头鸟、领跑者这样的角色,坐等结论就行。


  回到产品本身,假设你想知道用户是否有某一方面的需求,可以看看竞品里是否有满足这个需求的模块,看看这块的数据情况,基本上就能印证了。比如,想知道用户是否愿意为文章付费,就去看简书和公众号;想知道是否会为音乐付费,就去看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


  有的在前台就能看到数据,比如打赏和浏览量;如果前台看不到,可以通过业内朋友打听一下,基本的数据或转化率一般都可以问到。


  5.充分利用内部资源


  产品内部有很多分散的、无结论的信息,没有被利用起来。比如用户反馈和用户行为数据。


  ①用户反馈


  归拢所有用户反馈的渠道,站内、微博微信、用户群等,每周收集用户反馈(bug要及时处理),并分类和标记优先级。积累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有几个需求点会被不同的用户反复提到,这时就需要重视起来,挖掘用户反馈背后的需求。


  比如,用户希望新增「关注」的功能,实际需求可能是找不到之前浏览过的内容了。假设这点成立,可看出用户会在这个平台消费内容,并且对内容有稳定的预期,已形成品牌效应。接下来,就可以更重视品牌化的内容,通过PGC或官方产出达成。


  当然,产品不一定非得上线「关注」功能,实现需求的形式有很多,比如根据用户兴趣推荐内容,省去了去「关注」这个操作。


  ②用户行为数据


  周末,朋友来我家吃饭,可惜不知道他的口味偏好,我干脆就煎炒烹炸各做一个菜,他喜欢吃哪个都行。最终,看哪个菜吃的最多,就能知道他的口味。


  同理,想了解用户有哪些需求,可以看现有各功能模块的数据,或者预先上线「几道菜」看看效果,数据是最有参考价值的。


  比如,想知道用户喜欢50字,还是300字的影评,可以选一部电影,在相同位置把两个字数的影评各放一天,记录浏览量和互动量的数据。轮换不同的电影和不同风格的影评,多试几次,应该可以明显的得出结论。


  无论负责那个模块的运营,建议平时多看看产品的数据,不仅包括整体的DAU和新增,还包括各个模块的,以及过去一段时间的走势,会有很多料在里面。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2898站长资源平台官方客服,谢谢!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