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科技评论

未来,机器人究竟靠什么才能普及?

2016-12-19 14:14 来源: 站长资源平台 编辑: 呉 浏览(555)人   

    未来,机器人究竟靠什么才能普及?在2016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上,新松机器人中央研究院李学威也表示,目前日本和欧美国家都十分重视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机器人战略规划,未来十年将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黄金期。


未来,机器人究竟靠什么才能普及?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扬生院士认为,现代化的目的是解放肉体,而智能革命则是对人类心脑的解放。人类的弱点恰恰是机器人的强项,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机器人的时候是否要考虑人的需求,能否把机器人做成随身可携带可、穿戴等问题。


    徐扬生说道,感知、认知和动作是机器人的三大要素。对于工业机器人,徐院士表示我们的观念出现了错误,过分强调工业机器人的通用性,而忽略了其实用性,找到通用性和实用性的平衡点至关重要,非标准、非通用的工业机器人将大有前途。


    思必驰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上海交大教授俞凯认为,认知的难点在于机器没有是非之分,如何可观精确的衡量交互决策,这是也是学术界和产业界的难点,目前包括深度学习、知识与数据双驱动、强化学习三类技术都在解决这一难题。然而大数据和深度学习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比如语音理解的范畴延伸,知识库和应用规划的结合,这些都不能通过收集到的原始大数据来完成,还需要有很多的算法加进去,才有可能真正解决。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资深产品总监曹文韬认为,机器人或智能助理只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载体,而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各家对实现方式不同的理解会导致落地产品的不同。曹文韬分享了在做微软小冰的独特思路。在语音方面,微软把一些技术应用到小冰上,把一些语义理解和对用户的情感提现在对话过程中,再应用到场景中,用户就会真正感受到小冰是在聊天而不是回答问题,还能知道用户的心情到底是什么,更进一步的增强了黏性。在图片交互上,曹文韬认为图象识别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如果用户通过图象识别沟通的时候,所具备的不是图象识别,而是视觉,这二者之间是有差别的。例如,当你把受伤的脚的照片发给你朋友的时候,你不愿意让朋友告诉你这是一个受伤的脚,所以把这个照片发给一个机器人的时候,如果他告诉你,伤得严重吗?机器人从这张图里看到了自己的感知和感官,让用户真正感知到,机器人像一个人去处理,而不是一台机器去识别。


    AI人才紧缺 李德毅呼吁建立一级学科


    在2016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大会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发表主题报告,呼吁将“智能科学与技术”设立为一级学科。“智能学科培养人才的就业方向,几乎覆盖全社会所有的领域,今后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将离不开人工智能。”李德毅表示,现在的迫切任务是明确一级学科的位置,厘清课程体系,“给黑孩子上户口”。


    李德毅表示,智能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智能科学与技术,对于经济繁荣、国家安全、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而机器人将成为人类认知自然与社会、扩展智力,走向智慧生活的重要伴侣,将引发人人联网、物物联网的崭新形态,也将改变人类的生产活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


    从独立性而言,李德毅分析称,智能学科是社会发展到智能时代的必然结果,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特色,在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等不同层次上,应该有独立的课程体系。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可以聚焦智力人才培养的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强烈需求,这是任何其他学科难以企及的。


    2898站长资源平台资讯-科技评论:http://www.2898.com/news/kjpl/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