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当前位置:首页> 创业> 创业经验

王可然:央华时代维持盈利是因不一味简单的迎合观众

2019-12-18 11:34 来源: 网络 编辑: 等等 浏览(751)人   

  8090后受教育水平提升,中国中产阶级不断壮大,中国戏剧市场的春天来了么?日前,由保利院线、央华戏剧、新京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与法国蒙彼利埃“演员之春”戏剧节共同主办的“世界好戏·中国观众论道周”上,来自以色列、法国、德国、立陶宛的戏剧行业专家与中国的同侪们,进行了戏剧界的高峰对话。


王可然:央华时代维持盈利是因不一味简单的迎合观众


  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之后,站长资源平台央华戏剧首席制作人王可然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坚持做艺术戏剧、不一味简单化迎合观众

  “以色列国家剧院负责人和我吐槽,他们国家总人口800万,现在试图将100万严肃戏剧的观众拓展到200万;而北京3000万人,艺术戏剧的市场,不会超过50万人。”谈起国内当下的戏剧市场,王可然思忖片刻,这样告诉记者。

  而据《2018年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后简称《演出年度报告》)显示,去年,我国话剧类演出场次1.75万场,较2017年上升9.38%;票房收入26.20亿元,较2017年上升3.11%。由此可见,戏剧总体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是毋庸置疑的。

  不过,王可然把戏剧市场总体规模的增长,归结于通俗戏剧愈发受到的青睐;不过,艺术戏剧的观众,并没有得到更加精准的养育。

  “通俗戏剧是我认为一切以迎合观众的感官需求为标准的作品,但是艺术戏剧的特点是要调动观众的感官愉悦,参与到对于戏剧更加丰沛的探索中,这种探索属于精神,甚至是灵魂。”

  在各种娱乐文化抢夺用户有限时长的当下,电影与长短视频血拼厮杀。如果说当今的院线还能因沉浸式、4K、120帧等技术而维持其一亩三分地,戏剧作为一种更为古老的、不以科技作为噱头的文化艺术形式,想要在不断丰沛的娱乐形式中争抢一席之地,要比从前更叩击灵魂。

  从《暗恋桃花源》到《如梦之梦》、《犹太城》,央华戏剧一直探寻的是观众与戏剧的关系:在飘零的游子身上折射出对故土的依恋感,在喧嚣世界中逃遁到隐世之地、依然无法摆脱现世生活泥沼的真实感;中国城市仁波切泛滥(人们在困惑时从宗教中获得安慰)时,抚慰城市精英人群对自己内心需求的温暖感;以及面对民族存亡时向死而生的无畏与勇敢……

  在王可然看来,在通俗戏剧市场空间大却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坚持做艺术戏剧、不一味的简单化迎合观众,是央华时代能够维持盈利的原因。

  戏剧节促进旅游发展,但缺少文化内核

  戏剧节,无疑是近年来我国戏剧产业不得不提的话题。

  当被问及活跃于一些二三线城市、小镇的这些行业节日时,王可然认为,那更多的只是属于戏剧业内人自己的狂欢。

  从英国的爱丁堡艺术节、到法国的阿维尼翁,海外著名戏剧节一直秉承着对戏剧本质与人的关系的把握,使戏剧的情感直击人心。

  “我们的戏剧节的问题在于没有能力去判断什么是戏剧和受众的关系,缺少灵魂的互生、共有。”在这位深谙戏剧创作之道的制作人眼中,中国的戏剧节确实促进了旅游的发展,但在文化内核方面,依然是缺失的。

  80年代,受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前苏联文学思潮的影响,文学呈现出“陌生化”倾向;然而国内文学的“陌生化”呈现出与现实的脱离的现象,也使得部分作品曲高和寡。在王可然眼中,当下国内的一些戏剧工作者,以戏剧领域脱离大众的方式去传递思想理念,又落入了陌生化文学时代的囹圄。

  当艺术戏剧不能与大多数观众产生共情,大众对舞台上故事的评判,就沦为了观众对皇帝新衣的虚伪审视。

  聊到这里,王可然也提到了大众媒体对戏剧市场的重要性:“如果大众的命运反映在各大平台上、有一点点投射到戏剧阵容之中,它对于整个戏剧向前推动就会是无与伦比的。”

  在有文化感的媒介评论中,高素养的观众对行业辨明方向感的引导,或许会使戏剧行业里创作人拘泥于圈内文人的话语范式,被外部的力量击穿。

  如何破解下沉市场匮乏难题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话剧市场在连年增长。然而,在《演出年度报告》中还提到话剧市场“点状激增”“区域结构不平衡”“品牌优先”等状态。在区域结构不平衡方面,主要体现在北京50%以上的小剧场无固定剧目可演;而从全国范围来看,二三线城市的话剧上座率与北上广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央华戏剧的作品会在全国四五十座城市巡演,其中北京的场次上座率都在80%以上,《如梦之梦》等甚至一票难求;然而在其它城市,上座率能达到80%的只有10%的场次,有的甚至只有四五成的观众。

  面对阳春白雪的艺术戏剧如何拓展下沉市场的难题,王可然认为剧院负责人可以为此带来破局之道。作为坐拥渠道、内容、营销产业链的院线,剧院在青年创作人才孵化方面,可以助编剧一臂之力。

  一个半月前,《保利·央华·新京报青年戏剧创作人才孵化工程》正式启动,旨在通过主题创作的方式,发掘和培育面向未来的戏剧创作人才。日前,在“世界好戏·中国观众论道周”上,主办方公布了入选孵化工程的10部作品,这些作品将在全国50家以上的大型剧院进行巡演。

  保利在内容创作方面的参与,就是央华戏剧所希冀的完善剧院生态链的典型案例。与此同时,戏剧人才培育的引导者也可以是掌握渠道的平台方。

  今年2月,大麦网旗下自营演出品牌Mailive发布“麦香计划”,投入3亿元加大在戏剧内容领域的战略布局,从剧目运营、大数据营销等维度助力包括《白夜行》《绿野仙踪》《三体2》等在内的头部戏剧IP,全面扩增演出市场份额和用户规模,参与出品、宣发及场馆落地。

  当剧院在产业链中不仅仅是演出商终端、平台不只是渠道方,双方共同引导创作者创作,一方面可以通过内容质量的提升,为演出商和平台方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由于剧团无需完全依赖于国家艺术基金并全权对其负责,观众也会享受到更能产生同频共振的戏。

  未来,当一些捉襟见肘的剧团开始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内容,不用再为生存挣扎,中国的戏剧势必将迎来蓬勃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如发现内容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相关信息发邮件至 kefu@2898.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本站内容除了2898站长资源平台( www.2898.com )原创外,其它均为网友转载内容,涉及言论、版权与本站无关。